近日,國家質檢總局公布了2008年第3季度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國家監督專項抽查結果。結果顯示,凈含量檢驗平均抽樣合格率為92.9%,凈含量標注平均抽樣合格率為93.4%,分別比2007年第3季度抽查結果提高了4.7%和7.8%。 本次抽查了定量包裝商品生產企業的包裝現場或成品倉庫內的米、面粉、食用植物油、牛奶、味精、白酒、啤酒、純凈水、洗衣粉、洗發液10種定量包裝商品。共抽查企業656家,抽查產品1461批次。 據分析,合格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被抽查地區的省級質監局對在2007年監督抽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采取了措施,對轄區內的定量包裝商品生產企業有針對性地進行跟蹤服務,幫助企業配備符合生產要求的定量包裝計量器具,采取合理的計量監督措施;二是近年來隨著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國家監督專項抽查工作的深入開展和C標志工作的大力推廣,被抽查的大多數企業強化了計量法制意識,加強了定量包裝商品的計量管理,改善了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計量檢測手段,從而提高了抽樣合格率。 本次抽查還顯示,小型企業生產的定量包裝商品的凈含量檢驗平均抽樣合格率和標注平均抽樣合格率與大、中型企業的差距逐漸縮小,均在10%以內。這表明,通過近幾年的連續跟蹤抽查,小型企業的計量法制意識正在不斷增強,開始重視定量包裝商品的計量工作,逐步建立了定量包裝商品抽查制度,使凈含量檢驗平均抽樣合格率穩定提高,標注也比較規范。 從統計結果來看,凈含量標注平均抽樣合格率上升幅度較大,但是白酒、純凈水、洗衣粉和洗發液的標注平均抽樣合格率卻低于90%。這4種定量包裝商品在凈含量標注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標注字符高度不符合規定;法定計量單位的選擇和標注方式不符合規定;違規使用≥、不小于、±等符號。 在本次抽查中,仍然發現一些企業存在重質量、輕計量的管理現象。一些企業為了降低成本,配備自檢用的計量器具準確度低,起不到真正的自檢作用,不能及時發現生產中存在的問題;還有一些企業采用的自檢方法不正確,如以體積標注凈含量,采用質量方法自檢,或者采用的密度方法有誤等。 據了解,有關質監部門針對此次抽查反映出的問題,召集抽查不合格的生產企業召開了分析會;對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不合格的生產企業給予了相應的處罰,限期整改。通過整改,不合格企業已全部通過了復查。
|